“”是2013年12月誕生于上海的網絡干洗服務。用戶通過干洗客網站/客戶端下單后,將由快遞員上門取送衣物,再送洗干洗客在上海的中央洗滌廠。整個過程一般控制在48小時以內。服務類別不僅包括衣物,還涵蓋家居、箱包、車飾等類別。
啟用中央洗滌廠的目的是實現集約干洗。干洗客創(chuàng)始人李杰認為,集約干洗相比傳統(tǒng)的干洗加盟店,可有效降低在店租、人力、耗材方面的成本。目前,干洗客在上海已投資近2000萬建成了一家占地40畝,車間總面積2萬平,日均吞吐量80噸的洗滌工廠。工廠采用分揀分區(qū)分車間、蒸汽消毒的標準化洗滌程序。
另外,干洗客所在上海巾潔洗滌有限公司還有一家于2012年建成的,占地約4000平的老洗滌工廠。該工廠主要服務于酒店、機場、火車站等B端客戶,是李杰所謂的“云洗衣”模式的一次試水。該業(yè)務銷售額在2012年創(chuàng)辦的第一年突破千萬元人民幣。于是李杰在2013年正式通過干洗客開展C端業(yè)務。
“最大的成本來自物流”,李杰表示:“干洗客初期為了避免團隊分散精力,采用與第三方物流合作的形式,因此物流成本高居不下,占到總成本的30%。”另一方面,老廠巾潔的B端業(yè)務從一開始就采用公司自建的點對點物流體系,物流成本得以控制在18%。
2014年,干洗客發(fā)展的第一個方向就是剔除第三方物流,并將其C端物流整合進B端,降低成本。具體來說,干洗客將在上海業(yè)務范圍內的各小區(qū)設立衣物中轉站,每個中轉站作為一個點整合進現有的B端點對點自建物流。而中轉站到每個家庭的最后一公里將通過和物業(yè)合作、外包、自建中轉站團隊等多種形式完成。李杰認為,這個模式下來,公司的整個物流成本可能比18%還低,預計是15%,這是因為C端客戶的單價一般較高。
2014年干洗客的另一個發(fā)展方向是快速復制到北京、廣州、重慶、天津等其他直轄市。為了快速占領市場,干洗客在這些城市將不再自建中央洗滌廠,而是采用和當地知名洗滌工廠合作的形式。當然,成本就是別人的東西總是沒有自己的東西用起來順手。物流方面,干洗客還是會采用類似上海地區(qū)的自建物流方式。
同樣是網絡干洗,家政小時工服務去年底在北京是通過和社區(qū)干洗店合作的形式完成,由阿姨/干洗店工作人員完成上門取送件。兩種模式孰優(yōu)孰劣,目前不得而知。不過隨著今年干洗客布局北京,阿姨幫轉戰(zhàn)上海,到時估計就能一較高下。
干洗客去年曾拿過一輪來自傳統(tǒng)企業(yè)的天使投資,創(chuàng)始人李杰不愿透露具體金額,僅表示干洗客一期投入的2000萬元基本來自于此。接下來還預留了部分用于品牌營銷的費用。